红叶如花 风彩绚烂_文学漫笔_文狐网

红叶如花 风彩绚烂

姜美玲|3616次浏览|个人主页
----解读丁芒先生

文/姜美玲

我由衷钦佩丁芒老师的人品和诗品。在我的感觉里,他就象饱经风霜的红叶,装点秋色,迎迓春光,他的诗词作品,透出十分的灵气和活力,在他人生道路上绽放奇光异彩,他那些精辟的诗词理论,正在引领中华诗歌走向未来。

红叶昭示诗歌的风采
您是一片红叶/正燃烧着经典/沸腾着火焰/这是历尽风霜智者和强者的容颜/那火一般的情感/正诠释着生命的朴素和灿烂/那钢铁一般的坚强/早已化为新时代精神的诗篇……(《您是一枚永远的红叶》—笔者)
初读丁芒先生,是从他的现代诗《我是一片绿叶》开始,“当我还是嫩芽/就把生命许给大树/在吸收的同时/也开始了支付/我的躯干就是一颗心/我把心摊开去收集每一线阳光/摄取每一滴风露/我一生都在咀嚼/伴和着生命的津液/酿造最纯美的绿色的血/献给生我养我的大树。”于是我便明白,奉献,是丁芒先生一生不曾放弃的信念,这坚强的信念,一直伴着他的诗心成长。当年的绿叶,已在人们心中形成火红的颜色。六十年的风风雨雨使他在直面时代和人民的歌唱里,始终跃动着一颗正直而朴实的中国知识分子火热的心。这颗心时刻凝视生命与现实,关注人民群众的命运,这是一颗勇敢而又智慧的心,它不但启迪心灵,而且更能为诗海中的迷茫者引领方向。
丁芒先生启蒙于旧诗,成就于新诗,而后又归于旧诗,同时倡导着新诗与旧诗的融合。不可否认,当代很多新人正在从事着旧体格律诗词的创作,就作品来看,吟风舞月者多,直面灵魂者少,模仿古人者多,创新发展者少。所以丁芒先生强调:诗贵以言志。他说:“诗作者的感情升华到达理性高度,是为志。情为志之根株。诗而无情,光去述志,则不成其为诗。诗主情,但情有真伪、深浅,表现上有精泛、强弱之别。无真情固不能成诗,表达无力也不能成为好诗”。诗人,不能高高在上,不能担任教化者的角色,更不能逍遥世外,沉溺小我。这正如诗评家谢冕所说:“失去了灵魂和血脉的诗,充斥着私人性的吟咏,充其量只是个人的小小悲欢的玩味,驱逐了崇高感之后,诗也最后丧失了大胸襟和大抱负,那么,20世纪寄望于中国新诗的,还有什么呢?可见情中有志,是为诗境之本,情深志挚,情景交融则诗境自成高格,诗味馥郁浓厚,感情热烈饱满。反之,则诗境浮浅,诗味索然,而且步入个人主义的小圈子,将难成佳作。
情中有志,志中见真,丁芒先生能以一颗朴实的心灵发现生活的真知,揭示生命的真谛,用诗歌表达生命唤醒人生。用诗性的语言将传统诗词的文体特征发挥到极致,而且敢于创新,使得旧体诗歌在新时代的大潮中获得新生。

红叶是创新的火炬
您是一片红叶/您有叶的风采/更有花的烂漫/万物萧疏的日子里/您亮起生命的光焰/引领风骚/引领方向/把鲜红的旗帜高举在历史的前沿/那些远去的日子/已伴着岁月的沧桑/融进了生命的本色/升华了智慧的泉源……(《您是一枚永远的红叶》—笔者)
丁芒先生说:“我们今天写诗,也要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创新才是真功夫,否则,我们就愧对当代诗人的称号。”先生说,“元曲应该是中国韵文的最高形式,不论是从音乐旋律角度,还是句法结构角度,还是语言风格角度,散曲都是和当代文学和音乐风格最贴近的,和民歌的距离就更近。因此,我多年来一直认为:自由曲应是新诗的出路。”有人说,作家是病人,而不是医生,为了点亮精神火把,他拼命寻找神性,自救的同时也救赎了人类,他本身就是历史性民族的存在者之一,才配得上时代诗人的桂冠。而新诗歌体裁“自由曲”的创建已走过二十多年如履薄冰之路。我想这风雨飘摇的二十年,也是见证真理的二十年。品读先生的自由曲,不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就自由而言,声调自由,用韵自由,字数自由,句型自由,用词自由。正因为有了这些自由,不仅解除了传统诗词曲对诗人语言文字的束缚,就连普通白话也会在先生的笔下散发着特殊的光彩和魅力。杨金亭先生在《旧体诗与新文言》一文中说过:“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言,现代汉语早己成为现当代各种文学形式的载体的共同语境。我们诗词的语言似乎也应当有一个与时代同步的转变,这便是由古文言向新文言的转化。”诗人肩负着民族诗形传承与发展的使命,如果只注意旧体诗词的外衣而忽略了诗歌的思想要义,那么创作出来的作品要么给人晦涩之感,要么给人仿古之嫌,缺少自我,缺少心灵参与,会陷入到僵化的思维中,哪里是写诗,分明是为格律而凑字,为了押韵而拼意,写出的句子也难有思想的火花迸发。丁芒先生的自由曲,其实就是一种大胆的创新,也是臧克家老先生对诗词创作“三新”要求的具体体现,即思想新、感情新、语言新,就这一点看,我认为丁芒先生就是当代诗海的领潮人,先生的呐喊像波涛汹涌的海浪,他在波澜起伏的壮阔中,站得最高看得最远。所以我相信,丁先生的这新生的论断一定会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从而形成中国当代崭新的民族文化诗形。

红叶是奉献的品格
您是一片红叶/不懈追求/不畏艰难/这就是红叶的品格/这就是火红的宣言/生长在贫脊的土地/植根在坚硬的缝岩/在风雨中不断抽芽长叶/一点点红殷/在季节的最深处的摇曳着生命的色彩/那些迷茫的心灵就在瞬间被点燃 /如今/他们正扬帆启航在潮头浪尖/那些激昂的火热情感/正是我们民族文化希望的明天。”(《您是一枚永远的红叶》—笔者)
翻阅先生人生,久久不能平静。“不诱于誉,不畏于谤”是丁芒先生的座右铭。“走尽羊肠无小道”“香历三冬方透骨,才非九死不盈怀,“宁为折戟甘沉世,不作弯钩苦钓名”……这些都是丁芒先生总结生命体验所得。先生始终坚持创作与理论并行,从实践中体验、升华理论,以理论促进实践,这是他一生文学事业自定坚定不移的线路。先生的经历,先生的为人,先生的思想,先生的诗歌,都有着让人灵魂震撼潸然泪下的力量。就“丁芒”这名字,便给人一种光芒和希望。听诗长说过:这个名字是他于1946年春到解放区后使用的。当时丁芒的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用原来的名字,怕家人受迫害。同时“丁”字笔画简单,书写方便;而“芒”字的来历却不平常:当年他当新闻记者的时候,有人到国民党公署告密说他是共产党,他与国民党专员当面对质,该专员警告他“不要锋芒太露”,他参加革命后,心想“如今我就是要露点革命的锋芒给你们看看!”因而为自己取名为“芒”,鼓励自己永作对敌战斗的锋芒!记得陈毅元帅曾写过一首诗:“西山红叶好,霜重色愈浓。革命亦如此,斗争见英雄。”丁芒先生就是红叶,他经历了战争,他的灵魂经受过炮火的洗礼。正是这种为了民族正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锻造了一个思想巨人。他特殊的人格魅力,他对诗歌的痴情与忠诚,让他的作品大放光彩!
人们用“两栖”、“三擅”、 “四维度”来概括丁芒先生迄今为止的诗学和文学事业。所谓“两栖”:兼写新诗与旧体诗两种诗体,所谓“三擅”指丁芒分别在文学创作、理论批评和书法艺术三方面的擅长及所获佳绩。所谓“四维度”是指他的诗歌及文学活动体现着四个维度:探幽古典、面向未来、身体力行、关注青少年。他以饱满的热情热爱着生命。丁芒先生有梅之傲骨,竹之高风,可是在我心里,先生更似一片永远的红叶,是那样的火红,那样的真实,就像燃烧着的一团生命的火焰。落在地上胜春华,化作春泥永无悔!
先生身上,正昭示着亘古不变的人生哲理:追求真理,热爱生命,珍惜光阴,奋发进取。我在他身上读到了:不要嗟叹人生,人生中的任何一种存在都有它的合理性,只要不懈奋斗,只要付出,任何一种苦难都会变成生命的财富。感谢丁芒老师,这伟大的精神火炬将伴着霜中那摇曳的红色的身影在我们晚辈的心中永生,纵然星星之火也一定可以燎原!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