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需要文来妆_山水田园_文狐网

美景需要文来妆

刘显沐|2249次浏览|个人主页
文/刘显沐

读马涌的“高寒岭上文成景”和贾飞黄的“自古名胜出文章”两篇文章后,感到意犹未尽。两位先生观点都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文学与美景之间的关系是热点话题,经常有人提及,但将其成文成篇作为问题置于世人面前应该是首次吧,它涉及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作用命题,值得深思和探索。
因文成景,国内外的例子不鲜见。《兰亭序》及鹅字碑成就了绍兴兰亭景区,鲁迅先生的小说和故居形成了百草园景区,算是因文成景小型景区的例子。山东水泊梁山风景区江苏无锡的水浒城规模就大了,他们都得益于施耐庵的《水浒传》,现在两个景区游人如织,收入可观,算是成功的例子吧。欧洲格林童话中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传遍世界,于是乎就有了白雪公主城堡的原型西班牙的阿尔卡萨城堡(alcazar)闪亮登场,于是乎就有了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及配套人物的活动场所及场景了。西方人倒也来得干脆,索性抽象化,在许多城市建设白雪公主城堡,让心仪的大人小孩子踊跃参观已经商业化的城堡,陪着白雪公主高兴与忧伤了。在由文成景的地方,文章的内容就决定了景区的内容与文化层次,继而决定了其社会价值,这也就难为哪些本没有什么历史遗迹、文化底蕴地方社会贤达,想到头疼,实在没有办法辜负乡邻的嘱托和抗拒利益的诱惑时,不得不生拉硬扯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故事来糊弄大家了。当然,这样是不可取的。
古往今来,因景成文的例子就多了。特别是在国内,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汉语达意优美,造就了数不清的文人大家,吟诵出无数千古绝唱,美丽的自然景色随着文学作品的流传而享誉于世的例子很多很多。我家乡的庐山就沾了不少好文章的光,北宋大文豪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借景说理,即景说理,为中华哲理之典范,给予人们想象庐山美景的空间。唐朝浪漫主义大师李白《望庐山瀑布》之二“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简单四句话,夸张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使得整个瀑布,乃至庐山形象变得更为丰富多彩,雄奇瑰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显示出李白那种“万里一泻,末势犹壮”的艺术风格。两首诗词勾绘出庐山风景名胜骨架,把庐山推向世人,庐山因此名声鹊起,誉满神州,这就是文学作品的魅力。
当然,文学作品的传播因传播受众不同是有差别,不同文化圈的词语、思维方式有差异,会有转换误差和情感流失的,我们“圈子里”的话,“外圈的人”就不一定明白。上世纪九十年代出国工作期间,我与三位自称喜欢中华文化的教授交流,他们都知道美丽的庐山和传教士李德立、美庐及牯岭街,但无法理解苏轼与李白诗词的寓意并从中体会出庐山的美景。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外国人加强中国文化的学习,但可以主动研究如何将“中华文化圈的好文”变成其它文化圈的美文,让外人和世界读懂我们,让他们随着我们的优秀文化作品神游中国。
我走过许多景区,浏览过许多文人大家的作品,深感好景需要文来妆。文学作品能给美景定格,给景区背景定性,能提升景区的品味。中国名楼中,我的心得就是有关哪座楼的文章好,哪座楼就在人们心目中的份量就重,在世间的知名度就高,好文成就了名楼。《滕王阁序》、《岳阳楼记》和《黄鹤楼记》是文学作品中的佼佼者,都编入了学校的教材,至今还记得当时作业就是要背诵和默写全文,它们肯定是好文,美文,因此三座楼就成了当之无愧江南三座名楼了。长江支流赣江东岸的南昌滕王阁,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因初唐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而流芳后世,尔后滕王阁就是一幅山水画的代名词,是一位立于鄱阳湖畔的凌波仙子,它先后重建十三次,现在有多少人知道当初古人建塔的初衷呢?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武昌蛇山之巅的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代吴黄武二年,现在是武汉市标志性建筑,唐代阎伯理《黄鹤楼记》注明其出身,李白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让其蜚声中华,黄鹤楼转身成为神化的仙(黄)鹤,哪里还有人理会它当初只是瞭望塔的出身?立于湖南省岳阳市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的岳阳楼,北宋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气魄,于是岳阳楼就成了一位谦谦君子的化身,哪有人还理会它当初只是一座阅兵楼的经历?
我家乡的浔阳楼应该是花团中的锦绣,名楼中的豪杰:背倚庐山,下瞰长江,东连鄱阳,西接武汉;历史悠久,文人侠客纷至,阅尽人间繁华,经历世间沧桑,是九江城市标志。然而,很遗憾,她与江南三大名楼相比,在世人的记忆里就要模糊很多了。我想也许是匡庐的挺拔秀丽,比过浔阳楼的伟岸?也许是长江浩荡悠长,掩盖了浔阳楼的光辉?
用文章描绘的美景,随同文章一道固化在人们的脑海里,传播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景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意外的事故可以毁掉景区一切。然而,记述美景的词语和文章,牢牢镌刻在人们脑海里,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景点的变化而消失。滕王阁被毁掉多次,重建十三次,无论如何重建,她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一幅山水画,就是一位站在鄱阳湖边的凌波仙子。《白蛇传》凄美的爱情故事已经流传多年,但是痴心的男女还是络绎不接地来到金山寺凭吊许青和白娘子,哪里还会理会世事变迁,新旧的更替呢?我们要到许多景点,也许就是为了百年之前、千年之前的一篇文章,一点文字,甚至一句话。在我们的心目里,这字、句和文章已经高于美景许多,她是我们心中的山水碑塔,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魂魄。这就是文艺作品的强大感染力、生命力之所在,它不但起到给美景记述、传播、点睛和升华的作用,而且给美景无穷的生命力。
好文需要大家写。好文源自好景,好景要大家维护,营造比建景时更好的环境,不让商业气息过于浓厚;山清水秀,原物原貌,注入现代文明的元素,不让工业化掩盖美景的辉煌;本土文化是好景的根源,原始的景色才是最迷人的景致,才能荡起文人创作的情怀;学好母语,传承中华文化,学校的教育很重要,许多人都不赞同高考时的文理分科,设想一个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很差的天才,又能做出什么样的惊天伟业呢?文人大家是尖塔塔顶的珍珠,但它是立于尖塔之上的,不可能是天上的流星,地上的飞鹰,只有大家的文化素养高了,有了好文诞生的沃土,才会在不经意之间诞生天才。传承中华文化之责任,成人比孩子更大。前些年,某省的几个县为了冠以“西门庆故里”相互掐架,不亦乐乎。经济利益是驱动力,至今想起来还不知所然,如果某县真的成功谋此“殊荣”,会给你的子民带来什么?可能有短期经济效益,但长久以往,“西门庆”就是你那里的人们代名词,想想当今世界芸芸众生,哪些人会对西门庆感兴趣,哪些人有愿意以“西门大官人”的面貌出现呢?只怕到时候想摘帽都不容易呢!
好文能出好景,好景也能出好文,这不是中庸之道,而是最浅显的基本公理。然而,我想得更多的是,当今盛世,壮丽山河,如何用更多的好文描绘这美丽的景致。好文就是这样的文章:从现实中提炼出来,符合中华文化的传统,包含先进的时代元素,用优美的语言文字,好的文学表达方式,添加中国人的浪漫,愉悦人们心情,表达美好的意境,和着中华民族复兴的步伐,让我们的思绪飞翔,让我们的梦想飞翔!
社会发展了,人民富裕了,神游祖国已经不是梦想,日行千里已经不是神话,更多的人把游历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许多人常用文字抒发自己情怀。我想在这日新月异、英雄辈出的今天,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章出现,一定会有更美更靚的文学艺术作品妆扮祖国壮美的河山!

二0一六年七月

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