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垂钊山水画_国画_文狐网

国画

左垂钊山水画

左垂钊|27938次浏览|个人主页

 

左垂钊艺术简介

 

       左垂钊,字原维,湖南湘阴人,一九四八年四月生于北京,现定居青岛。自幼酷爱绘画,少年始师从著名画家王仙坡先生研习中国画。多年从事美术设计和中国画研究创作。现为青岛开明画院副院长,青岛瀛海画院副院长,青岛东海崂山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青岛老年书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山东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市美展。1993年《雄关漫道真如铁》入选全国第三届体育美展,并获二等奖,《山梦》入选山东省中国画展;2000年《崂山腾云》入选中国美协主办的“亚亨杯”全国绘画书法展;2001年《梦回崂岳》入选全国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创新奖;2002年,《泰山朝晖》入选第三届中国书画名家展,获优秀奖;2005年《巍巍东海崂》入选全国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四百家奖。2007年,在深圳举办个人展览。2012年,作为《青岛山水名家崂山行》主创成员参加《山水崂山》画展。出版有《左垂钊山水画集》,许多作品发表于国内报刊并被美、日、韩、新加坡等国友人收藏。入编《20世纪国际美术精品集粹》《全国绘画实力派作品集》《中国当代美术家》等多种典籍。 

 

苍山飞云(68cm×68cm)

 

曲径通幽(68cm×68cm)

 

峨眉山大坪雪霁(42cmx42cm)

 

峨眉山象池夜月(42cm×42cm)

 

峨眉山萝峰晴云(42cm×42cm)

 

峨眉山白水秋风(42cm×42cm)

 

山水清音(30cm×60cm)

 

崂山北九水(30cm×60cm)

 

此是人间最佳境(30cm×60cm)

 

 

点 评

 

山 水 之 子

文/许稼圃    

 

       蓝色青岛——中国母亲胸前项链上一颗迷人的宝石,古老而又年轻,现代而又富有魅力。山海壮丽,气象万千。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孕育了独特的文明和文化。一百多年来,潮涨潮落,云卷云舒,留下了蔡元培、康有为、闻一多、沈从文、老舍、王统照、束星北、童第周等诸多中国近代科学文化风流人物的历史印痕。涌现出黄公褚、王苍、杨慕唐、孙国枫、郭仕祺、宋新涛、杜颂琴、苏白、吕品、冰河、张朋、梁天柱、张伏山、王仙坡、崔子范等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往事如烟,抹去历史风尘,这些熠熠生辉的名字,犹如长空的繁星,照耀着我们这座光荣的城市,铸就了历史的辉煌。

      大海的波澜推动着自然界的不息运动,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推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才辈出。湘阴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耀眼的地方,湘籍的风云人物谱写了近代史可歌可泣的显赫篇章。

       左垂钊先生的父亲左焕徽先生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爱国造纸业专家,倾毕生之心血致力于中国造纸业的发展振兴,在近代造纸业界享有盛名,为中国的造纸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左垂钊自少年时代定居青岛,并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学时代的左垂钊有幸与苦难中的王仙坡先生相逢。仙坡老人非常器重这位执着追求艺术的纯朴少年,并收为自己得意的入室弟子。

       王仙坡先生是当代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杰出艺术家。早年留学日本帝国大学美术系,是中国最早的油画家之一。青年时代即负盛名,他与聂耳、林风眠、李若禅、肖传玖、王式廓、傅抱石、宋步云等中国现代杰出的艺术家交往甚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是著名的爱国学生领袖,为拯救苦难中的祖国,热血沸腾,奔走鼓呼。

       战争胜利后,王仙坡先生厌倦仕途,隐归故里。布衣粗食,过着隐者的田园生活。命运的隐痛,没有使他放弃艺术追求,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以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默默潜心中国书画艺术的研究和创作,继续着苦行僧般的艺术之旅。

       师从这样一位大师研习中国画,仙坡老人高尚的品格和精湛的艺道,给垂钊先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使其受益平生。

       垂钊先生谦和平易,性情淡泊。诚信待人,严谨自律。博学多才,修养全面。处事平静低调,而内心艺术世界则是澎湃激越。我与他交往达四十年之久,感到他身上飘逸着一种率真的儒雅君子之风。析读其响彻心声的山水画作,文雅浑穆,诣趣高远。面对垂钊先生创造的艺术世界,悉心倾听来自自然,高于自然的艺术语言的析说,一种鲜有的艺术感染和震撼,给人以穿越心扉的感动。作品将写生的感觉融进画中,山水、树木、云烟并非传统的纯符号化,而是注入艺术生命,贴近生活,贴近自然。构图繁复密实,用笔层层点染,意境再三营造,体味山水的特征和内涵,强调山水灵动的气韵和神采。作品具有现代潜质的绘画性,在传统蕴涵随意的用笔上渗入了绚丽的色彩,具有现代审美意趣的线、墨、色、水的有机融合,饱满充盈,富有张力的画面,既有古典诗意神韵,又有现代气息与时代精神。

       乐山乐水,乃仁乃智。垂钊先生痴迷山水近于忘我,真乃山水之子。他怀着忧郁的赤子之心,孤寂地神游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爱家乡的崂山,清隽的崂山孕育着他的艺术之梦。美妙瑰丽的崂山寄托着他浓浓的情感和深深的眷恋,走进崂山的怀抱,朝与山水相伴,夕与山水同眠。读山品水,心驰目旷,以神取象。登高临风,坐看云起,摄其神秀。步月餐霞,卧听松涛,汲其灵气。崂山雄奇壮阔,群峰耸立,无语立斜阳。云雾聚散,如涛似潮涌。苍松翠竹,隐没于烟霭渺茫之间。流泉烟水,深然于远岫遥天之外。饱览造化伟力之壮观,蒙养日积久厚,艺思亦随之烂漫生华。下笔稳实,不率不妄,用墨恣肆,收放有度,构图饱满,富于变化,立意高远,洒脱超逸。

       在造物主创造的清凉世界里,谱写了山水幽思的水木年华。自然界触发的灵感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其作品有的苍茫壮阔,有的俊秀清雅,有的雄浑厚拙,有的空灵飘逸,有的沉吟娴静,有的浪漫奔放,有的冷峻古穆,面貌不一,形式多样,表现出画家的深厚的传统文化修养和艺术创新追求。

       几十年来,孜孜以求,默默探索。画家有着一种淡泊明志,独善其身,出世超逸的人格智慧和生活机趣。将大量时间和精力,心织笔耕,锤炼笔墨。笔墨为中国画之精髓。画家通过笔迹墨痕去探访意象背后的那一片广阔的精神世界和东方人特有的意造景生之趣。同时根植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悉心研读古代经典,广采博纳,融汇贯通,积累学养,依时代精神和艺途真旨,踏踏实实地坚定走自己的艺术之路。

     “江山代有才人出”,垂钊先生凭借自己的全面艺术造诣,已经发展为当代中国山水画艺术的实力派画家,必将在中国画坛冉冉崛起。他创作的山水画为中国美术续写了精美篇章,其艺术价值必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人们所认识。

       展现在面前的简洁朴素的画集,是垂钊先生创作的绚丽多彩的山水世界,面对苍茫的画面,引起了我的回忆与思考。 

       在这样的时刻,我与垂钊先生以同样的心情,缅怀我们梦绕情牵的恩师王仙坡先生。

       这位令人崇敬,历尽沧桑的世纪老人,静静地长眠在故乡的高山之上,松涛澎湃,诉说着未竟的艺术梦想。画作宛如一束束无言的野花,敬献给他,告慰不朽的画魂。……

       艺术之烛正在燃烧,垂钊先生正值创作盛年,他的山水画艺术迈向辉煌的佳境,我们为此感到无限欣慰。

       无论是参天大树,或是无名小草,对世界都应该有所回报。可以深信,垂钊先生不会辜负人们的期望,一定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面世,让热爱艺术的人们真正认识画家在山水画艺术上展露的天赋和才华。

 

寻求野性的山林

 文/赵高潮

 

       国画家画山不奇,自古至今山水画家难以计数,画山或气势恢宏,或葱郁秀丽,或幽深静谧,或小桥流水般恬静,或群峰压云般奇峻。但以追求山的野性为特点就有点与众不同了。看左垂钊的画总觉得风格独特,但一直找不出恰当的描述,直到有一次随他去崂山写生,才发现他一直在寻求山的真实,那就是野性。野,不受约束,不可预知,蕴含着大自然的和谐。真实的山没有公园里山的人工雕琢和尘世喧哗,没有人为浇灌却万木葱郁,生机盎然,神秘而令人敬畏。

       左垂钊一进到山里便兴奋异常,曲奇的山路丝毫拖不住他的步伐,钻入人迹罕至的山巅谷底,不禁会产生一种对山的敬畏,这种感受是因为似乎触到深山不受羁绊的野性。在数亿年以前由于地壳运动形成了山峰,还在人类尚未出现时山就已经存在,山目睹了曾栖息在山地中的庞然大物恐龙,由地球霸主到消失终结。目睹了人类从猿到人的进化全部过程。正是怀着这种敬畏,左垂钊的山画得真实。近十年来,画家钟情于崂山的写生与创作,每周一次徒步穿越巨峰大壑,密林深涧,遥望飞瀑流泉烟霞起,近观巨浪拍岸千帆远,崂山处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坚持数年将崂山之美景,尽揽于胸,“搜尽奇峰打草稿”,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素材,创作了不少佳作,无论大幅丈二,到小幅扇面,长卷、斗方、中堂、水墨、色彩,泼墨大写,青绿细绘,表现了画家对青岛人民家山故园的挚爱之情,他是崂山的守望者,画上常用“崂山痴者”印,其言极是。其作品或肃穆幽邃,或淡远清新,或迷朦苍茫,或浑厚华滋,把交响在自然界大山的精神风貌作了生动的演绎,是静穆和肃重的大山意象。

       左垂钊自幼酷爱绘画,少年时师从著名画家王仙坡先生研习中国画,在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学习中国传统山水画。始法“清四王”,上溯宋元诸家,对中国古代山水画大师如董源、范宽、李唐、王蒙、石涛、龚贤等作品进行了大量的临摹,潜心研究,将古代名家山水名迹与自然山水对照,领悟自然山水与笔墨之间的转换法则,学习和提升笔墨的表现技能,逐步掌握了中国山水画表现的形式语言,同时加强了中国画论、画理的深入研究。中国画之道法自然,中国画之立意、造境、造型、章法、用笔、用墨,气韵等画理的探究,运用到山水画的创作实践中。“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左垂钊遵奉“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训,以深情的慧眼面对自然山水,将所见、所知、所想熔铸成胸中丘壑而诉诸笔墨,或淋漓酣畅,或蕴藉雅逸,或简远萧散,集众美而有象,写意境而无穷,景无尽,情无限,达到了自然美和理趣美之化境。

       近几年,左垂钊对自己在山水画艺术道路上的探求,进行回顾和梳理。他认为自己的山水画分为物象山水,意象山水和心象山水三大类,三者在刻画的事物上实为一体,在表现手法上互为包容,形式有异,各具形态。物象山水乃是走进自然,亲近山水,将自然之万千变化,风雨晦暝,晴开佚荡,重峦叠嶂,横岭侧峰,泉飞瀑涌,云流雾动,烟岚飘渺,万木葱茏,与山川神遇而迹化,表现平和、静谧、自然质朴的美,即物象美。大画家黄宾虹曾说过“山水画乃写自然之性,亦写吾人之心”,意象山水注重作品的意境营造,将传统笔墨语言托山川自然为胸中丘壑,随意点染,合山水的空灵神韵,含人格化意蕴升华为一种深厚而勃发的气势和力度,在纵横交错的动态韵律中隐含悠长的诗意和无限意境,彰显东方文化精神。心象山水是一种以“心象”为核心的艺术表现和精神境界,是人的一种情感符号,是以传统笔墨为根基,凸显当代的水墨语言形式,超越自然母体的限制而进入审美的自然阐释,充满想象力的思维图像,复合性的空间结构,交错,分割,打破原有的现实空间秩序,伴随着水墨肌理,充满张力而变化多端的线点,色墨块面的交织,有着迷梦般情怀的内心世界独白与对外在物质世界的体悟,恍若梦中境,给人以无限想象和审美体验。它极近于现代抽象水墨绘画,却又明显的东方精神意味。

       左垂钊除了关于绘画表现形式的“三象论”外,还有一个关于优秀作品的“三分论”。他认为绘画,尤其是山水画是否能成为优秀作品,画家的意境、笔境和心境各占三分。意境是指画家的艺术境界,也就是思想达到高度,建立在人品、阅历、知识等基础之上;笔境是指画家绘画的技术和技巧,建立在画家的习画历程、临摹积淀、钻研创新等基础之上;心境是指画家作画时的心态,心态不宁,画出的画必然浮躁浅薄,呆板沉闷。心态满足,则画的画富有生气,和谐自然。左垂钊笔耕墨耘数十年,以摄情之笔写山川神韵,跋山涉水,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饱游沃看,心摹手追,探本朔源,穷理侭兴,长期不懈努力,创作了大量山水画作品,下笔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将书法用笔法则潜意识地渗透到山水画的点、线里,将笔之点、线、皴、染和墨之浓、淡、干、湿、虚、实进行调节和组织,并在章法结构、意境之营造上尽显画家驾控传统笔墨语言的能力,充分表现了画家内心的感受,形成一种自己的风貌与格调,其平和的创作心态,犹如一股清冽的山泉,既净化画家自身,也净化观者心田,画中那种纯净、平和、清新、自然的艺术风韵,无疑是清涤世人灵魂的净化剂。

       左垂钊对山的热爱和敬畏,再加上自幼得名家指点,经刻苦钻研磨砺,“三境”合一,其作品很好地把握和处理了山水画的形与神的关系,通过对山水物象的外在形态和自然特质的刻画,凸显其视觉感染力和山水之神采内蕴,在点、线、面的交响中,在墨色的浑融里使画面的形式美得到了充分表现。另外,在对山水的审美内涵精神阐释,统筹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水墨与色彩的和谐,深化意境的表达和提升,使作品得山水之神韵。

       2008年左垂钊在深圳举办个人画展,展出“三象”山水数十幅精品力作,获很大成功。同时举办研讨会,深圳报纸刊文称赞其作品“艺术家笔下的山水画,不止是对自然简单的解释,而且通过笔下的一山一石,真正深情而忠实地用笔墨诉说其经历与思想,灌注一种纯真的生气,一种天地间的真气。左垂钊将自己的人生信念和审美追求一并融入国画世界,于空谷幽泉中,令观者感受到那份久违的清新和远离尘嚣的宁静。冥冥之中,仿佛天籁。”

       左垂钊对山的热爱早已经超出艺术的范畴,对山的野性寻求,正是对大自然魅力的寻求,也是他对自己人生的寻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