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长篇小说

首页 > 小说 > 长篇小说

第二十三章 否定和比较

第二十三

 

 

 

        必要的模态操作符。

       必要的模态操作符,是一种涉及需要的语言模式,由应该和不应该必须和不必等词来表示。

         你可以通过问这样的问题把这些评论带出来,比如如果你这样做了会怎么样?使用任意直角坐标来阐明必要的模态操作符。

         必要模态操作符的例子包括:

         我必须让别人喜欢我。

         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我不能让他们看见我。

         问:如果你这么做了会怎么样?

        我应该学习催眠。

        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你如果尝试以下的提问,就会误入歧途了。

        比如有人问:如果你这么做了会怎么样?

        你回答说:“你应该洗手。”

        一旦你提出答案,那么本该由对方做出选择的事,变成了你替对方做了选择,而这种陈述可能会限制对方选择和行为。

         问题:如果你不这样做会怎么样?

        用下面这些问题来回答必然的摸态运算符被称为否定。否定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是不要想你的呼吸。

        立即发生了什么?你可能意识到了自己的呼吸!

        否定是非常强大的,它对潜意识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包括你自己的。如果你告诉你的孩子不要做某事,很有可能他们迟早会因为好奇而去做。

        比如当你告诫别人:“无论你做什么,千万不要打开那个箱子。”

        结果那个箱子会成为那个人朝思暮想的东西:“那里面是什么呢?”

        恐怕你也会注意到,当你走进一个放着保险箱的房间时,不管你对那里的东西有没有预设的企图,你都会多看那个保险箱几眼。因为保险箱本身就在告诉人们:不要打开!

           也许你已经知道,潜意识不会处理诸如不要这样的否定句。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要某样东西,而你把注意力集中在它的消极方面,或者集中在你不想要的东西上,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听到命令。因为它在重复中效果最好,如果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不想要的东西上的次数足够多,潜意识就会按照命令行动。

         比如说,你想减肥。你不断地告诉自己,别吃那个。你的潜意识最终会接收到吃那个的命令。

         这同样适用于你的财务状况或受伤。如果你专注于不破产而不是积累财富,你的潜意识就会对破产采取行动。如果你专注于不受伤,你的潜意识最终会让你受伤或生病。有多少次你在寒冷的季节关注的是不要生病,而不是保持健康?

          父母有多少次对孩子使用否定,不断地告诉他们不要不要做他们想让他们避免的事情。你的孩子的潜意识会接受你试图阻止的行为或行动的指令。说现在请不要碰我的电脑就像说不要玩我的电脑一样容易。很多人认为孩子不听话,不让他们做什么,就非要做什么,那么请你试试,常常说,你应该做什么。

         把“不要撒谎啊”改成“说实话”,你会发现孩子们撒谎的次数就会明显减少。

         有一位非常聪明的母亲用否定的方式对她的孩子非常有效。孩子在哭,母亲看着他,简单地说(带着微笑,这是最大的暗示):小心别笑。别笑,我是认真的!这当然立刻引起了孩子的大笑,尽管他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控制自己的愤怒。

         如果你对一个正在生气或感情受伤的人使用这种否定方式,你能避免很多争吵。

         简而言之,否定的作用是导致潜意识开始想要你告诉它不要做或感觉的事情。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考虑使用的否定词:

        你不必这么做

        我不太确定你是否

        尽量不要,不要(想、说、摸、听等)

        当使用这些语言模式时,您可以通过询问诸如如果……会发生什么?之类的问题,来探查更多信息。

        当你使用必要的摸态操作符时,仔细选择词语是很重要的。

        例如,如果你在谈论某人的能力时使用应该不应该会让对方处于防御状态。他们立即感到内疚,他们应该或应该做一些他们不能做的事情。这种罪恶感在期望和现实之间制造了人为的差距。

           这种解释现实吗?这个规则有用吗?合适吗?当别人不想承认或为自己的愤怒或期望承担责任时,“应该”通常被用作替罪羊。

          所以,用来弱化必要模态运算符的力量的首要问题是如果你做了会发生什么?“如果你不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比较。

         这是缺失信息的语言模式中的一种。另一个是判断,我们稍后会深入讨论。

         比较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模式,其中比较是模糊或不明确的。

         例如:

         “新车更好。

        你要问的问题是与什么相比?

           正如你所看到的,这种比较并不清楚。比什么好?比去年好吗?比宇宙飞船更好?比旧车好?开一辆新车比开一条新船好吗?

           任何使用诸如best better, worse worst等词的陈述都是在进行比较。只有当你有东西可以与之比较时,你才能进行比较。

            比较可以用来影响他人无意识的思想,通过使用因为这个词来确保你说的话听起来合乎逻辑和真实——即使事实并非如此。

           例如:

           “新车更好,因为你会比开旧车得到更好的保险费率。

           这听起来合乎逻辑,甚至可能有一点点道理。现在唯一要问的问题是你说的是实话吗?”  我当然是,我为什么要撒谎?

           比较可能是一种强大而具有欺骗性的催眠手段,因为即使你说的话中有错误,它们也能传达真相。

           比较用法与未指明的名词和动词相同。

           简单地陈述这个比较,然后继续回答这个人的潜意识在想的问题,也就是和什么相比?你要用“because”“因为”这个词。

           “新车更好。看看一些二手车,当你看着它们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个和那个缺陷。

          “请注意,我们的新车看起来和去年的款式一样,但是当你比较它们的优点时,你会发现新车比你现在开的车更有价值,也更实用。我来告诉你我的意思。

          当你用一个比较来开始你的语言模式时,你会立即让这个人的潜意识开始解释你在比较什么以及为什么它更好。如果你把重点放在你陈述的为什么部分,那么这个人的潜意识就不必回答与什么相比?这个问题。

          因为你给他们所寻求的外在引导,你会让他们接受并相信你所说的话。

          任何时候你的陈述导致潜意识自动提出一个问题,如果你立即提供答案(你希望这个人相信什么,做什么或感觉什么),那么你现在就直接对潜意识说话了,因为它正在寻求外部指导,它很可能会同意你提供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