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文学漫笔

首页 > 评谈 > 文学漫笔

一位旅居德国外嫁女的直抒胸臆

作者:曾丽琴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4264      更新:2019-10-09

 

——读德国华人作家昔月的散文集《两乡情苑》

 

       昔月,一位与德国核电工程师再婚的外嫁女。她虽然不是专业作家,近些年却作品迭出。她提笔创作既是少女时代文学梦的复萌,更是人生路上种种机缘的巧合。

       在《我的文学梦》一文中,她谈到自己的创作起始于2005年。那年她因感佩一位德国亲属的善心而写了篇文章,被《欧华导报》当月发表,大受鼓舞后便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后因身体原因不得不长期宅于家中,写作便成了她打发寂寞的方式与寻找快乐的支点。但“全身心地‘舞文弄墨’”则要到2012年,因为那年她加入了中欧跨文化交流协会(现为中欧跨文化作家协会),次年在新浪网站注册了个人博客,后来又在德国的《华商报》开设了自己的专栏。她曾获得“2017年第三届中国诗歌春晚”欧洲赛区二等奖,“廉动全球,华人好家风”征文大赛成人组优秀奖等多个奖项,旅美著名作家冰凌先生在序中称她“大器晚成”。

      迄今为止,昔月在以“昔月狂想曲”为名的个人博客上已发表散文近千篇。《两乡情苑》便是这些散文的精选结集。《两乡情苑》共三卷分五个篇章。三卷为“异乡情怀”“家乡情愫”和“人生情趣”,五个篇章为第一二卷均有的“人物篇”和“景物篇”,及第一卷单辟而成的“动物篇”。

       昔月散文创作最大的特点是“真”。这位身材适中的东北女子,并没有因为年岁的增长而变得含蓄婉转,而是依然大着嗓门、直来直往、直抒胸臆。她认为自己后半生的命运是德国友人莫妮卡扭转的,因此,十分真诚地写了《恩人莫妮卡》并放在本书的第一篇,以此来表达自己对恩人的感激之情。她直言不讳自己第一次婚姻的失败,却并没有把错误推给对方,而是冷静地分析了双方存在的不可调和的分歧点,然后告诉读者:“当我们无法挽救一个失败的婚姻时,就尽力争取一个成功的离婚吧!”(《一个成功的离婚》)她也毫不掩饰对德国丈夫的赞赏,用《十年回顾——我和他》《可爱又可气的夫》和《德国的爱母大孝子》等许多篇章来写他,称他俩的关系“就像德国需要中国的大市场,中国需要德国的先进技术一样,尽管之间有矛盾有冲突,但因相互得‘利用’,就谁也离不开谁了!”(《十年回顾——我和他》)她写自己在德语融合班中为何与阿富汗人吵架,她怜悯患精神分裂症的意大利裔女邻居,她好奇那个整座楼堆满佛物的德国奇人,她深切怀念溘然长逝的朴实老父,她后悔年轻时不珍惜母亲精致的绣品,她自豪地秀出任劳任怨为家庭付出全部的闺蜜,她曾与入侵的老鼠大战好几天,她对不期而至的蓝山雀呵护有加……因其真诚、坦率的创作态度,昔月笔下的人物甚至动物都栩栩如生,活泼有趣。

       作为一个时常穿梭于中德两国的“外嫁女”,昔月自然会遇到文化差异这类问题。在《两乡情苑》这本散文集中,她也把这类问题与她的思考呈现给了读者。在《中西方称谓趣谈》中,她比较了中德两国不同的称谓方式与它们所呈现的意义;在《调侃德语》中,她讨论了汉语与德语各自的优劣势;在《风格各异的同学会》中,她叙述了中德风格迥异的同学聚会方式;在《有理难辩》中,她总结道:“有些理,在不同的国度是难以辩明的。这并不是什么自然科学定理,放之四海而皆准;也不是什么有关养身延年的大道理,经人一说就信服。有关民族的喜好、政治上的差异、宗教上的观点是有归属性的,不可以到处生搬硬套。”对她来说:“东边,是家;西边,也是家。回国,是回家;出国,还是回家。”(《回家,我要回家》)她与中德两种文化均无违和感。正是本着这样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的文化立场,昔月能够轻松地出入于中德两种文化之间。值得注意的是,相比较于早期海外华文作家较常表现的文化冲突主题,昔月的作品中展现出更多的文化互补与文化融合。她对自己与德国亲友、她的德国先生与中国亲友融洽相处的许多场景描写,正是这种文化互补与文化融合的充分表达。

       昔月这部《两乡情苑》在内容上还有一个突出之处,即对环保与素食的推崇与大量着墨。昔月在此书的“作者简介”中就郑重地声称自己“是环保义工和素食主义者”,她在多篇文章中赞美了所居地法兰克福的生态状况。在《随我周遭逛一圈》一文中,她详细描绘了法兰克福市对环境与动物的保护;《直过来,再弯回去》写德国人为了保护一种生态鱼,将曾经“抻”直的尼达河再恢复为原来的九曲八弯;《都市里的绿洲》详细描绘了被称为“绿腰带”的法兰克福护城保护地;《“金三角”之恋》为自己住在法兰克福的“肾脏”部位——金三角而赞叹不已。而在《我在德国捡垃圾》《我和他们一年一聚》两篇文章中,她描写了包括自己先生在内的一些德国环保义工,他们是“一群有公德,宁愿牺牲自己的业余时间,默默为环保做贡献的志愿者。”她也曾在2014年写下《德式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一文,介绍了这个世界上最早实施城市垃圾分类和有着先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国家,是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生存环境的。

       昔月之所以食素,源于十年前的一场疾病。她逐渐删减了各种肉类和奶类食物,成为“只吃植物食品的纯素者”。在《我食我素》一文中,她回顾了自己的食素经历并阐明了益处:“吃着吃着,我还吃出了佛性,吃出了对动物的关爱,吃出了环保理念”,“吃素,遏制了我的欲望,改善了我的恶性,还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连日常生活都被它简化了”。因为素食与环保,她特别关注到德国的豆腐(《漫谈德国豆腐》),她用新的视角重新看待自己的童年(《我的有机童年》)。她的《可歌可泣的牛》一文,从古今中外写牛的众多文章中脱颖而出:“我知道,在精神层面,人们早已认可牛的可爱和伟大;但在物质层面,还很难改变人对牛的占有欲和依赖性。既然许多人那么推崇牛精神,张扬牛文化,并已知道养牛和食牛的利与害,那么就该为牛做点儿什么。保护而不虐待,利用而不铺张,进膳而不糟蹋。如果您能常食素餐,那就再好不过了。”

       若用关键词来概括昔月这本散文集的话,那么应该是“德国”“东北”“亲友”“环保”“素食”“真诚”。祝愿昔月岁月不老、笔耕不辍!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