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影视杂谈

首页 > 评谈 > 影视杂谈

谁解其中味 :为什么我要带我的外国老公和中国籍女儿看《红楼梦之金玉良缘》

作者:赵雯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45969      更新:2024-08-21

       我是二刷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为什么会二刷呢?
       我料到了会有差评,但没想到会这么一边倒。我有点为导演和创作者感到难过。
       说实话,我第一遍看的时候,只要是宝玉和黛玉的戏,基本都掉泪了。我觉得总体上这是一部很精美很感人的电影,无论从编剧的改编、画面视效、音乐、服化道场景等细节,包括演员的表演,都是成功的。
      《红楼梦》是大众心中的经典文学名著,又有很难超越的1987年电视剧版。拍电影版实在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要把内容如此丰富,内涵如此深刻又如史诗般还充满日常琐碎和各色人物的《红楼梦》浓缩成两个小时讲透太难了,几乎不可能。但我第一遍看胡玫导演这版电影是超出预期的。
       为了验证一下从来没有读过《红楼梦》原著的老外的观感,也为了让我的女儿体会中国式审美,我带他们一起二刷了。
       我老公说他觉得电影不错,他喜欢把宝钗掉包黛玉骗婚宝玉这个情节,看得出他理解了宝黛的两小无猜,理解了宝玉无力反抗家族和命运的悲剧。他唯一不理解的是黛玉的个性。他说黛玉不是他喜欢的女孩类型,为什么那么娇弱、小气,别人送花,她也要扔掉。“但也许她适合宝玉这样的。”他说。
       老外对女性的审美先放在一边不论,中国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欢黛玉。但至少他理解了电影要表达的东西。而且在我看来,似乎也只有将主题往“阴谋与爱情”上集中、贴靠,才更符合电影的特质。电影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是原著的“复制”,它是再创作,是视听语言,电影跟电视剧也不一样,时长就不一样,电影的手法就是蒙太奇,不是把文字从头到尾照搬。
       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刘梦溪先生曾专门著书《红楼梦的儿女真情》,他说,“《红楼梦》对儿女真情的描写是太令人心醉了……古代写儿女情的传奇说部不可胜数,而能写出儿女之真情的百不及一乃至千不及一,数来数去,惟《红楼梦》是古今不二之选。”所以电影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不抓住宝黛爱情这条线抓什么线?
       最近我也在读作家潘向黎写的的《人间红楼》,“整部《红楼梦》,一切皆因宝黛而起。”《红楼梦》第一回就说得很明白:绛珠仙子为报甘露灌溉之情,决定也去下世为人,用一生的眼泪去偿还。“宝钗什么都有,黛玉只有眼泪。”“黛玉的哭,是没有功利性的、发乎真情、自己也不能控制的心疼、怜惜和伤感。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本是恋爱中的常态。”潘向黎写道:“爱情会有障碍,真心会遇误解,性灵会遇遮蔽,利益会起纷争,这样绛珠仙子才会有泪可还……眼泪和爱常相伴而来。在仙界和宝黛心目中,爱和眼泪是一件事。认为爱情必定轻松愉快的人,可不必看《红楼梦》”
       所以黛玉的眼睛总是肿得跟桃儿一般。讲到这里,我就要说说胡玫导演选的林黛玉了。看张淼怡第一眼,她的脸似乎圆了些,肉了些,人们对林黛玉的想象可能更“瘦弱”,下巴要更尖。但是越看张淼怡越有味道,尤其她的眉眼,非常符合原著写的“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而十几岁还在发育阶段的林黛玉脸上有一点点嘟更有青春感,张淼怡版的林黛玉形象是符合原著写的“态生面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的。
       原著用紫鹃的口说出,“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电影里宝黛的知己感出来了。电影一开场就是宝玉牵着马走在雪地里,对应了原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象,直接将宝黛之间纯净、唯美的精神世界呈现出来。这是全片的一个基调。同时这场戏也交代了绛珠草来还泪的缘起。我个人非常喜欢这个开头。
      紧接着,导演并没有按照原著的情节顺序来拍宝黛的第一次会面,而是从林黛玉父亲去世,她回家办理丧事这里开始讲述,她返回老家,宝玉开始挂念,盼着她回来。黛玉一出场是在船上,有一种孤独、飘摇感,道出了“不要多说一句话,不可多行一步路”,因寄人篱下,要处处留心这样的话。不免让人心疼起她的敏感、懂事。
       然后,导演把镜头对准贾府的厨房,大家忙里忙外,好不热闹,把大户人家的排场讲究、锦衣玉食展现了出来,迎春、惜春、探春等接着出场,也交代了海棠诗社,节奏非常紧凑。
       电影中宝黛同框的第一场戏是黛玉回扬州料理完父亲丧事后返回贾府。“林妹妹回来了!”宝玉飞奔出去迎接。原著中写道:“彼此悲喜交集,未免大哭一场,又致庆慰之词。”宝玉还拿出了北静王所赠蕶苓香串,送黛玉,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过的,我不要这东西。”电影里将赠蕶苓香串这个情节放在了后面。这个处理也是非常巧妙、有深意。一来,两人时隔半年再见,千言万语,好不思念,没必要拌嘴、使性子。二来这是两人首次同框,各自的性格要在之后的剧情里再交代、放大,电影的处理非常浪漫。
      宝黛在一起的第二场戏是黛玉枕着午歇,宝玉来了,也往床上一躺。“我也歪着。”“你就歪着。”“没有枕头,咱们在一个枕头上罢。”“真真你就是我命中的魔星。”黛玉又拿了个枕头来。这一情节在原著中是第十九回,编剧和导演把它放到了前面来。通过这一场戏可以感受到“宝玉、黛玉二人的亲密友爱,也较别人不同: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真是言和意顺,似漆如胶。” 
       宝黛的第三场戏拍的是新来的宝钗送花给各位姑娘。这个对原著进行了改编。原著是薛姨妈让周瑞家的送的。黛玉问:“是单送我一个人的,还是别的姑娘们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黛玉冷笑道 :“我就知道么,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呀。”黛玉把花扔在地上。这段戏改的没问题。一来出于电影本身结构顺序、人物出场的逻辑考虑,第一次正面反应黛玉的小性子,二来能反应黛玉对新来的宝钗的不爽和不屑。她就是有一些精神洁癖的人,你宝姐姐要处处周到,我偏不是。宝黛爱情的可贵也就是建立在这种个人“不完美”的基础上,一个不是发奋有为的人,一个不是温柔懂事的人,但他们懂得且欣赏彼此的真性情。爱情就是懂和惜,爱情不是选优等生,是真正接纳对方的全部乃至脆弱和敏感。黛玉爱宝玉这个人,不是他的前程富贵,宝玉爱的也是黛玉这个人,她本来的样子,眼泪汪汪的样子,谁也不想改变谁,这才是儿女真情。
       宝黛的第四场戏是宝玉送黛玉蕶苓香串,黛玉不收,黛玉又质问宝玉将自己送的香袋放那里去了,两人你一句我一句,争执起来,都生气了,黛玉拿起剪子铰荷包。这段戏出自原著中的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到此,电影才安排了宝黛钗同框的第一场戏:大雨如注,宝玉正在宝钗那,看宝钗项圈上的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续”,黛玉来了。“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宝钗道:“这是什么意思?”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呢?”这也是原著中很有传播度的一段描写。
      电影里有好几场雨天的戏,原著中有宝玉冒雨来看黛玉的描写。“(黛玉)又听见窗外竹梢、蕉叶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幕,不觉又滴下泪来。”她又拟《春江花月夜》作《秋窗风雨夕》词,“不知风雨几时休,已教泪洒窗纱湿。”雨和泪最配,这雨和泪都是痴情。
       电影中黛玉葬花这一场戏拍得格外唯美。就如书中写的:“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树下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得满身满书满地皆是花片。”镜头先只拍黛玉宝玉水中倒影,又美又梦幻,也略带镜花水月的遗憾悲伤。电影很好地呈现了“落花流水”的意境,让人想到原著“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这八个字的滋味。电影将宝玉对黛玉说的“你死了,我当和尚去”也放在了这里。她是多愁多病的林妹妹,她是倾国倾城的林妹妹。这是电影全片的高潮和转折。
       电影里宝钗的戏份不算太多,最重要的一场就是她在追蝴蝶,宝玉过来。宝钗劝宝玉读正经书,宝玉说,“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话。”
       有一场放风筝的戏,宝钗领着姑娘们放风筝,宝玉随后加入,他是来帮林妹妹放的,宝玉将风筝线一剪,让风筝飞走,希望带走林妹妹身上的晦气。宝玉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艺术性人格的人,说到底,和黛玉是同类,都脱俗超逸。这世上多数人是功利性人格。
       我认为电影将人物的出场顺序和一些情节做了重组、改换,完全没有影响人物个性的塑造和人物关系的发展,线条更简单清晰,是一种成功的改编。不知道为何那么多人不理解甚至口诛笔伐,真正的忠于原著,是终于它的灵魂。另外,电影是拍给大众看的,文学相对更小众,对于没有读过原著的人来说,这样一部电影足以让人感受到宝黛爱情的纯真纯美,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人性与命运的复杂,这些难道还不够吗? 
      元妃省亲,电影中只选取了两个重点,第一,元妃感慨:“田舍之家,齑盐布帛,得遂天伦之乐;今虽富贵,骨肉分离,终无意趣。”可见世上谁不渴望真情?唯情可贵。她又问起宝玉的终身大事,到底还是为金玉良缘助推。
       宝玉后来生病发痴,凤姐等人开始谋划宝玉和宝钗的婚事,并嘱咐不必吵嚷得里外皆知。原著第九十六回写道黛玉散步至沁芳桥,那边山石背后正是同宝玉葬花之处,听见丫头在哭,便问原委。听到宝二爷要娶宝姑娘的消息,如同一个疾雷,心头乱跳,哭着跑去找宝玉。电影将这一情节处理得非常凄美,一阵浓雾,让潇湘馆的氛围格外凄冷迷离,也应了“仙气别红尘”(黛玉诗句)。
      宝玉和黛玉对坐。“宝玉,你为什么病了?”“我为林姑娘病了。”两个人这样痴痴傻傻看着对方,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看得直教人心疼、心痛。黛玉又冲回潇湘馆,一进屋,吐了口血,一病不起。
      跟原著一样,电影拍了黛玉焚稿一幕,将她和宝玉之间的信物——手帕以及诗稿都丢尽火盆烧了。这就像我们现代人讲的“断舍离”,她是用这样的行为表达愤怒和痛苦,做一个了断。
      一边是宝玉宝钗大婚,一边是黛玉气绝而亡,电影按照原著第九十八回“当时黛玉气绝,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来拍的。让人不禁颤栗,生命如此荒诞、悲凉!黛玉临死前最后一句,还喊着“宝玉,你好。”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胡玫导演的《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重点要讲的就是这个“只念木石前盟”,所以电影把宝玉和黛玉的第一次见面放在了结尾。“这个妹妹我曾见过。”“虽没见过,却看着面善,心里倒像是远别重逢的一般。”所有的相遇都是远别重逢。
       影片以黛玉的特写定格结束,到此,可以感慨:“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与影片一开头的雪景形成呼应。
       最后,我说说为什么我要带女儿来看这部电影,虽然我知道她这个年龄肯定看不懂。但是她看得很入迷。我希望她能了解中国人是怎么喝酒吃饭的,是怎么作诗唱戏的,是怎么出行的(乘船、坐轿子),马车是什么样子,园林是什么样子,喝茶的杯子是什么样子……这是一场中国的风俗和审美教育,我觉得她可能很多年后才能读《红楼梦》的文字,但是她一定记得电影中美丽的画面和感人的音乐。
       如果说真有什么不足,我觉得还不过瘾,意犹未尽,可以再拍长一点,《红楼梦》的故事,按照这样的主线和节奏,增加一个小时的戏,我也是坐得住的。电影一开头就说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宝黛痴,曹雪芹痴,胡玫也痴,用了十多年拍一部注定不讨好的电影,“谁解其中味?”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