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狐网

影视改编

首页 > 影视改编

一个女兵的滇缅往事

作者:伍秋明      进入个人主页      阅读:38982      更新:2024-06-06

作者:伍秋明

类型:历史·战争·远征军·情感

类别:长篇小说(未出版)

字数:270000字 

建议改编:院线电影+电视剧+网剧

 

       一句话概述 

  

       从大家闺秀到官太太,从小学教师到抗日女兵,她历经了充满激情、惊险、坎坷的传奇人生。

 

        内容简介

 

  1937年,抗战爆发,还在贵阳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施仲珍走上贵阳街头宣传抗日。毕业后,她分在宏雅小学教书并结了婚。后来,身为政府官员的丈夫杨致道弃政从戎,加入了中国远征军第5军200师。不久,一心想上前线的施仲珍辞职,跟随丈夫的脚步到了滇西,随后随戴安澜将军远赴缅甸抗日战场。作为少尉宣传员的她亲历了同古战役,和战友们在战场上救护伤员等。从缅甸往回撤的过程中,夫妇俩与部队失散,因迷路走进了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不料与日军相遇被俘,后伺机逃脱了虎口。在森林里他们挨冻受饿,历经了千辛万苦终找到了部队,她也从此落下病根。抗战胜利后,施仲珍回到学校任教。几十年来,她在贵州山区的小学教书育人,兢兢业业,最终桃李满天下。

 

        故事梗概 

 

  她叫施仲珍,1919年3月出生于贵阳市。她从小是个孤儿,生下来后没见过母亲,由保姆带大,5岁的时候,父亲病故,她成了孤儿。

  1937年,施仲珍考上了贵阳青岩女子师范学校。此时,贵州的抗日救亡热潮日益高涨,在学校里,施仲珍积极投身于抗日运动,参与办墙报、出去游行等。

  一天,施仲珍走到大十字,看到百货大楼面前举行抵制日货的活动,18岁的她萌发了上前线打日本侵略者的念头。

  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施仲珍到贵阳宏雅小学(后改为成都路小学)任教,教语文和音乐。不久,经人介绍,她与时任国民贵州省政府参议员、视察员的杨致道相识、相恋,后结为夫妇。

  杨致道胞弟杨昭曾经是国民党部队的一个旅长。1937年8月,日军轰炸江苏昆山,杨昭被日军的飞机炸死,后被安葬在昆山,两年后杨昭阵亡的消息才传到贵阳。有人对尚不知晓的杨致道说:“你弟弟都被日本人的飞机炸死了,你不去为他报仇还在这里做官。”就这样,杨致道怀着满腔的家仇国恨,告别结婚才几个月的妻子,参加了西移云南、途经贵阳的国民党机械化部队第5军第200师,随后奔赴滇缅抗战前线。施仲珍当时就想随丈夫一道参加远征军,但因为不慎流产还在休养之中,故未能如愿。 

  1941年底,施仲珍放弃后方安逸平静的生活,报名参加了远征军,经过短暂的集训后从贵阳向昆明开拔。到了昆明,施仲珍和战友们一起在大街上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受到了市民的拥护,随后又向滇西方向行进。在安宁,施仲珍等赶上了大部队并与丈夫团聚,能歌善舞并写得一手好字的她被分到200师文艺宣传队。 

  1942年2月中旬,200师接到命令,作为中国远征军先头部队赴缅作战。

  出征缅甸的头一天晚上,200师文艺宣传队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举行慰问演出。施仲珍和队员们演了京剧《苏三起解》,并和将士们一起高唱抗日军歌。

  第二天,200师在师长戴安澜将军的率领下一路急行军往缅甸开拔。施仲珍和文艺队的战友们带上翻译,沿途做当地土司的工作,宣传抗日。不久,施仲珍因工作出色升为少尉宣传员。

  3月19日,同古战役打响,200师与日军激战了12天,双方伤亡惨重。施仲珍所在的宣传队每天的任务是:在后方张贴标语宣传抗日、帮助士兵书写家信,同时还参与护理伤员的工作。到了5月,因战火日益激烈,师政治部下令宣传队和部分师部官兵以及伤员先撤回国。

  由于缅奸破坏,施仲珍等后撤人员乘坐的火车途中脱钩,造成火车受损人员伤亡,混乱中施仲珍和丈夫与战友们失去了联系。他们将被挂烂的衣服脱下,换上了遇难侨民的衣服,跟着一群伤兵往回走。

  从八莫到伊洛瓦底江,他们一路走一路找寻大部队的踪影。由于几天没有吃东西,施仲珍几次饿昏倒在路旁。后来遇见了其他师的部队,得到了半碗米汤喝了后,她和丈夫又继续赶路,一赶又是几天……

  历经艰辛,施仲珍等总算走到了云南的境内。一天早上,这队筋疲力尽已毫无战斗力的人马走在路上,远远地与一队荷枪实弹的日本兵相遇。施仲珍和伤员们奋力逃跑,跑到半山腰的一座寺庙里躲了进去。到了晚上,见没有动静,疲惫不堪的他们一头倒在地上睡了过去。夜半三更,日本兵悄悄摸了进来,一进门就瞄准穿着军服的10多名伤兵一阵扫射,伤员们当即倒在血泊中。杨致道用日语对敌兵说自己与妻子是教书人,是跟着他们一起逃难。见两人都身穿少数民族服装,敌兵没有当场施暴,而是用刺刀逼着两人,让他们把伤兵的尸体一一拖到悬崖边推下深渊。

  施仲珍和丈夫小心翼翼地搬动着战友的尸体,胸中充满了极大的悲痛与愤慨。

  日本兵并没有放走他们,而是逼着夫妇俩为他们找柴烧火煮饭。借着日军不防之机,两人从庙门的一条夹缝钻了出去,逃出了敌人的魔爪。

  东躲西藏的夫妇俩在慌乱中走进了高黎贡山的原始森林,这时他们已经迷失了方向。在森林里走了七天七夜,饿了就捡野果和树叶吃,渴了就喝地上的积水,后遇见了一些撤回来也和部队走散了的远征军,两人与他们结伴而行。由于饥饿、伤病、中毒等,人越走越少,到了最后只剩下几个人。再走着走着,又只剩下了他们夫妇俩。

  经过千辛万苦,他们终于走出了原始森林,在路边看见一间茅屋,两人走了进去。知道夫妇俩是从缅甸回来的远征军,老乡赶紧给他们煮了一大碗豌豆。从老乡嘴里得知,这里是腾冲县城外的一个小村子,腾冲县城已被日军占领。老乡告诉他们:日本人来了以后,烧杀掠抢,无恶不作。在城里桥头上,他们把孩子刺死以后又高高地挑在刺刀尖上……

  出于对远征军的爱戴和敬佩,老乡家不让夫妇俩随便出门,怕有危险。于是,施仲珍就躲在家里为人家绣花、缝补衣服,杨致道偷偷地出门到老乡家里,老给他们讲打仗的事。

  有一天,憋不住了的施仲珍让丈夫呆在家里,自己出去看附近有没有日军。谁知才出门没有多远,腿肚被一群恶狗咬伤了,留下了四个齿印,老乡赶紧把施仲珍背回家中。为了不让经常进村来搜查的日军发现他们,老乡找来两个人帮忙,用滑竿抬着受伤的施仲珍,把他们悄悄送出了村子里。

  过怒江的时候,老乡们用背篓背着她过江。上岸后,遇见了中国军队运送伤兵的车辆,他们随后搭上这辆车,施仲珍被送到后方的楚雄医院治疗。

  也许是在缅甸染上的一种怪病,从缅甸辗转回国后,施仲珍的一头秀发脱落殆尽,原来两根齐腰的大辫子没有了。此后,她从楚雄医院转到昆明后方医院,在朋友的帮助和照顾下,身体很快痊愈。随后,施仲珍就职于昆明一所小学,一年后,她生下了大女儿。为了纪念夫妇俩出征缅甸参加抗战这段难忘的经历,他们为女儿取名叫“畹町”。

  抗战结束后,施仲珍又回到了贵阳宏雅小学,1949年丈夫也随所在的部队在贵阳起义,迎接解放大军。随后,杨致道在贵阳财经学院任教,还客串几所大学的教授。1950年,贵州全部解放时,施仲珍带着学生组成的秧歌队到大街上迎接解放军进城。 

  1951年,为支援边远山区教育,杨致道服从分配调到到关岭创办关岭民族中学,施仲珍随丈夫离开了贵阳。夫妇俩到兴义任教,1957年转到普安县继续任教。从抗日战场上走出的施仲珍把余生的精力投入到了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中。1980年,她从普安县三板桥小学退休。

  施仲珍很少在别人面前提及当年征缅抗战的经历,只是偶尔会指着手上戴的玉镯说:“这是我在缅甸时用3卢比从一个缅甸人手中买的,回来后有人想让我卖给他。不管是谁,出多少钱我都不会卖,因为它是我当中国远征军惟一的纪念物。”

  2012年4月13日,93岁的中国远征军女兵施仲珍老人去世。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换位(剧本}
评论信息
我要点评